結腸瘜肉
結腸瘜肉
手術割除結腸瘜肉
手術割除結腸瘜肉

大腸瘜肉

任何在腸壁中的突起物都泛指為瘜肉,但並非所有瘜肉都會惡化成癌症。有些瘜肉只是腸壁黏膜脂肪組織增生,即脂肪瘤,或是正常組織增生而已,肉眼是很難分辨的。根據實際經驗所得,有百分之九十被檢查出來的腸瘜肉,都會演化成腸癌的腺狀瘜肉(Adenomatous Polyp),所以,醫生在做大腸鏡檢查時一旦發現瘜肉,都寧枉勿縱,一併割除。

一般來說,大部分良性瘜肉直徑介乎幾毫米至一厘米不等,於切除小於二厘米的瘜肉時,刺穿腸壁的風險是少於二千分之一的。

腺狀瘜肉種類

將腺狀瘜肉組織放到顯微鏡下,就能分辨出瘜肉的形態,並估計出其轉化成癌症的風險:
  1. 管狀腺瘤(Tubular Adenoma): 惡化機會最低。
  2. 海藻狀腺瘤(Villous Adenoma): 常見於直腸,它會分泌一些黏液,惡化機會最高。
  3. 管狀海藻狀腺瘤(Tubular - Villous adenoma): 惡化機會介乎前兩者之間。
要評估腺狀瘜肉惡化的風險,除了形態外,它的大小也是重要指標。一旦瘜肉大於兩厘米,很大可能已經出現癌變。另外,腺狀瘜肉存在腸內時間愈久,變成惡性的風險也相對增加。

切除後的跟進

瘜肉被切除了,仍有復發的機會。
究竟多久要檢查一次?
復發的機會又有多大呢?

割除後的瘜肉會被送去化驗,病理科醫生除評估瘜肉的大小及形態外,會檢查細胞的病變程度等,以評估病人患腸癌的風險及作腸鏡檢查的密度:
  1. 輕度細胞病變(Mild Dysplasia):每隔二至三年作一次腸鏡檢查
  2. 中度細胞病變(Moderate Dysplasia):每隔一至二年作一次腸鏡檢查
  3. 嚴重細胞病變(Severe Dysplasia):每半年至一年便需作腸鏡檢查
此外,瘜肉數目愈多、體積愈大,需要作腸鏡檢查的頻率也相應增加。